星空体育(中国)官方网站-StarSky Sports

星空体育(中国)官方网站-StarSky Sports
星空体育(中国)官方网站-StarSky Sports

新闻中心

比赛的乒乓球台的颜色建设世界赛事名城 成都体育的加速度

2024-06-01

 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,百年初心历久弥新。

  2021年,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100周年。站在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,成都进入发展新阶段。市体育局将继续传承红色基因,聚焦学党史、悟思想、办实事、开新局,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,将成都建设成为世界赛事名城、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西部城市典范。

  国运兴,则体育兴;体育强,则中国强。“运动征程勇争先、天翻地覆今胜昔”,这14个字是对70多年成都体育发展的简要概括。新中国成立以后,成都市体育发展步伐不断加快。加快体育学科发展,全国首批成立体育学院(成都体育学院);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,建造了猛追湾游泳池、城北体育馆、成都市体育中心、四川省体育馆等一批现代化的体育场馆。进入21世纪后,尤其是2017年成都市提出建设“三城三都”、高标准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目标后,围绕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战略目标,成都体育系统上下统一思想、积极探索、知行合一,不断求新求变、谋求更大的发展,用急速的奔跑度过了意义非凡、成果丰硕的五年。不仅高效率成功申办2021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、2022年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和2025年世界运动会“三大赛事”,改写了西部地区从未获得世界综合性赛事举办权的历史,还成功取得了2023年男足亚洲杯、2024年汤尤杯羽毛球赛等重要国际赛事的承办权。

  赛事集聚构建新格局

  吹响成都体育跨越式发展号角

  立志奋进,大有所为、大有所获。

  成都高标准举办第18届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,赢得了世警联合会“史上最出色”的盛赞;高水平举办铁人三项世界杯赛、国际篮联三对三世界巡回大师赛、世界体育舞蹈节、全球象棋双人赛、国际网联世界巡回赛青少年年终总决赛、国际乒联男子女子世界杯,分别被世界体育舞蹈联合会、世界象棋联合会、国际网联、国际乒联授予“卓越贡献奖”“品牌赛事合作城市”“青少年网球赛事卓越贡献城市”“乒乓球运动卓越贡献城市”;经过3年的精心打造,成都马拉松成为中国首个世界马拉松大满贯候选赛事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尤其是2018年—2020年的3年时间,成都市成功举办了67项高水平国际体育赛事,Sportcal2019年全球赛事影响力城市榜单,成都市由第89名跃居至第28名,进入全国前三;在最新评选的“最具运动活力城市”中,成都市位居新一线城市榜首。除此之外,成都还高起点引入亚洲体育舞蹈联合会总部,谋划引进乒乓球大满贯赛事,以及田径、游泳等项目高级别国际体育赛事。

  厚积薄发、后来居上。“谋赛”“营城”“兴业”“惠民”深度融合,让成都捷足先登成为全国体育城市;世界赛事名城建设的高度、速度、深度、强度让成都成为全国体育城市后发先至的典范;在体育促进城市健康、体育激发城市活力、体育助力城市治理、体育推动城市经济、体育繁荣城市文化等方面成效明显,成都体育战略地位进一步提高;在体育与城市关系、赛事与城市关系上,成都成为新的全国示范城市,初步探索出适应世界体育发展规律、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、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成都路径、成都模式。

  以赛营城取得新突破☘️

比赛的乒乓球台的颜色建设世界赛事名城 成都体育的加速度

  大型体育场馆设施全国一流

  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赛事布局不仅丰富了世界赛事名城内涵、提供了强大的内容支撑,更为成都融入世界赛事新格局奠定了基础。以赛谋城,融入成都超大城市新格局,以雄厚设施体系铺设世界赛事名城发展的高速公路。抢抓世界综合性赛事落户成都的机遇,强化体育场馆设施建设,加速补齐体育基础设施短板,“十三五”期间成都市体育场馆建设突破连连。

  “十三五”期间全市大型体育场馆建设投入约180亿元,是过去67年总投入的近5倍。东安湖体育公园、凤凰山体育公园、高新体育中心、香城体育中心……13处新建场馆拔地而起,猛追湾游泳池、成都市射击馆、城北体育馆、全国重点乒乓球运动学校体育馆……36处场馆经过改扩建后焕然一新、活力四射。各区(市)县“一场一馆一池”标准配置基本实现全覆盖。天府奥体公园和东安湖、凤凰山体育公园,高新、新都(香城)、双流、郫都、简阳体育中心等将构建起我市体育场馆“三公园多节点”的良好格局。

  牵头推进智慧场馆建设,提升管理服务水平,彰显“智慧大运”特色。体育场馆的更新换代将大大推动成都世界赛事名城的建设,吸引更多更有影响力的世界顶级大赛落户成都,助推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,改变这座有着4500多年文明史和2300多年建城史的美丽城市的未来生活。

  经济发展再添新动能

  体育产业总产值位列全国第五

  以赛谋城,以赛兴业。世界赛事名城建设推动成都体育产业换代升级,产业收入飞速增长:2016年成都市体育产业实现收入451.35亿元、2017年555.08亿元、2018年632.16亿元、2019年732亿元,2020年更是突破800亿元,是2015年的2倍有余。成都市的体育产业总规模仅次于北上广深、居全国第五。2020年8月,成都获评全国首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。

  成绩的获得得益于成都市连续出台《成都市体育产业振兴发展方案》《成都市建设世界赛事名城促进体育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》等扶持政策,健全发展支撑体系;得益于坚持开放体育、整体体育、系统体育、项目体育、融合体育的理念,将体育产业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,从城市资源空间、服务保障、融合联动方面构建全市体育产业发展立体空间,不断释放发展潜力。积极实施体育企业招引和品牌培育计划,万达体育、华熙国际、华润文体等知名企业落地成都,劲浪体育、咕咚科技、绿茵科技等本土企业成长迅速,成都体投集团完成对上市企业莱茵体育的股权收购,持续推动体育与文化、旅游、会展等产业融合发展,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功能区、示范园区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、体育服务综合体等。

  竞体实力再上新台阶

  体教融合不断深化夯实人才根基

  目光长远,着眼未来。成都市体育局厚植青少年体育根基,努力实现竞技成绩新突破ღ。青少年是竞技体育的后备军,是体育消费的生力军,是世界赛事名城建设的中坚力量,成都市体育局从加强顶层设计入手,会同市教育局制定出台《关于进一步推动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》,强化“体教融合”机制,大力发展“一校一品”“一校多品”,建成体育特色学校636所,学生体质合格率提升至97.8%。

  五年时间,成都体育佳绩不断、喜讯频传。2016年里约奥运会,成都籍选手任茜女子十米台单人折桂,成为中国首个“00后”奥运冠军;2019年在山西太原举行的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上,成都市组织了两大组别共计509名运动员参加了28个大项的比赛,在网球、田径、艺术体操、射击、跆拳道、曲棍球、垒球、花样游泳、举重、皮划艇、武术、足球等12个大项上获得36枚金牌,在7个大项上获得23枚银牌,在12个大项上获得29枚铜牌,金牌数和奖牌数贡献居全省之首,参赛成绩创历史最佳。⚽️

  2019年,成都市培养输送的郑惟桐、李诗佳、谢思琪、朱雨玲、邹敬园等运动员在各项国际大赛中斩获冠军14项;成都象棋队获甲级联赛冠军。2020年,成功实现中冠、中乙、中甲三级跳的成都兴城足球队以赛区第一、总排名第四的优异成绩成功保级。2021年,成都籍选手叶娇、黄张嘉洋凭借优异的表现获得东京奥运会参赛资格,他们将发扬拼搏精神,力争在奥运赛场上为国争光、为家乡添彩。

  全民健身引领新风尚

  精心构筑“运动成都”新场景

比赛的乒乓球台的颜色建设世界赛事名城 成都体育的加速度

  距离2017年9月成都市对外公布《成都市天府绿道规划建设方案》已过去3年多,目前,全市累计建成各级绿道4780公里,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0.2%,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%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,主要生态指标均位居副省级城市前列,城绿相融、人城和谐的大美公园城市形态逐步呈现。

  积极推进体育设施、组织、赛事、活动“四进”绿道♻️。在天府绿道植入体育设施1300余处,为开展体育活动提供了形态丰富、体量巨大的载体空间。利用闲置空地、存量建筑和城市“金角银边”布局多样化、便民化的“家门口”运动空间,延展市民健身阵地。通过政策激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体育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,汇聚多方资源打造“15分钟健身圈”。

  积极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,围绕“运动成都”和“爱成都·迎大运”主题,以“天府绿道健康行”和“社区运动节”两大全民健身“成都样本”为品牌,以全民健身运动会为载体,引领运动健康生活新风尚。精准定位医务工作者、教育工作者、一线劳动者等不同行业、不同群体,精心设计种类丰富、针对性强的健身项目,2020年精细组织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场次超过4000场,基本实现“一区一品牌”“一协会一品牌”,做到“年年有主题、月月有赛事、周周有活动”☣️。深入践行“三亿人上冰雪”计划,大力实施“运动成都·快乐冰雪”行动,创新利用旱雪场地推动冰雪运动“四季化”⚾️。强化“体医融合”,实现科学健身常态化门诊服务,近三年年均开具运动处方约10万人次。运用智能健身设施和“互联网+”模式开展体质监测服务,推动社会体育指导员深入社区开展科学健身指导服务,探索培育社区健康师。建立发布“运动成都·体育生活地图”和“体育锻炼适宜指数”,为市民健身提供便利。市民参与体育热度持续提升,生活方式更加积极健康。2020年底全市体育人口突破700万,市民体质达标率93%,连续五年上升。在“最具运动活力城市”评选中,成都位居新一线城市榜首。

  心中有梦不畏途艰。对未来,成都体育有着更宏大的梦想: